第四十三章.手书 (第2/2页)
可晴雯不这样认为,桂林郡虽然偏远,可南宁书院是天下闻名的书院,是天下读书人的圣地,本朝有很多清流官员都是出身南宁书院。
若非贾家如今因着元妃,家世繁盛,否者就凭宝玉这连四书五经都没念好的学习底子,恐怕连给南宁书院扫地,人家都不会收他。
毕竟有许多举子,因为才学或者家室不能拜进南宁书院,便自愿去南宁书院做杂役,就是为了能听一听先生们的讲解教导,南宁书院的山长对此也不反对,毕竟学子好学,是为师者最喜欢见到的事。
不过在这些自愿当杂役的人中,也有一些因着勤勉刻苦,或者天资聪颖,被南宁书院破格收入。
据说当今的丞相——余安大人,便是被南宁书院破格录取的人之一,待余大人当上丞相后,这件事还一时传为佳话呢。
所以,宝玉去南宁书院读书,在晴雯看来,不仅不是贾家对宝玉失望,反而是贾家对宝玉寄予厚望的体现。
不过这些事情,也不是谁都能想通的,就比如赵姨娘和刚刚回来的贾环,就觉得这是自己母子二人的时机到了,打算拼命作妖呢。
盼了又盼,等了又等,晴雯终于等到给手解封的日子了,白日里李大夫细细的来看过了,说休养的不错,比预期的还要好,现在晴雯的手已经可以如常使用了。
晴雯因为这些日子,王夫人吩咐李嬷嬷好好照顾自己,李嬷嬷特地把扇儿派到自己身边照顾自己,对此,晴雯心里十分感激王夫人。不过更高兴的是,自己终于可以给神仙姐姐写信了。
在晴雯手受伤的日子里,“神仙姐姐”给她写了一封手书,讲诉的是草原风光,虽只有寥寥几笔,但晴雯可以从中窥见其中的壮阔,晴雯心里十分的羡慕,不愧神仙,既能在京城,也能在北域草原,手书上还问了晴雯,问她是否想去,将来“她”可以带她一起去见识一番。
这句话,让晴雯豁然开朗,从前晴雯对未来的规划,便是将来能够有房有地,衣食无忧,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,从来没想过要去其它的地方。
那日看了那封手书,晴雯决定,等将来自己有了闲钱,定要去四处走走,虽然不能像神仙姐姐一样,游遍天南海北,但去一去江南蜀中,见一见各地不同的风土也是好的。
这些话,晴雯如今无人可诉,所以她想统统告诉她的“神仙姐姐”‘提起笔来,晴雯一气呵然,写好了一封手书,随后便摸出了挂在脖子上的那个小哨子。
这是晴雯第一次给神仙姐姐回信,所以心里既有点儿激动,又有点儿忐忑,不知道神仙姐姐会不会觉得自己废话很多呢,晴雯有心想把信要回来,可那只好看的鸽子已经带着信走了,任凭晴雯怎么吹哨子,也不回来了。
晴雯对此心里虽然有些懊恼,觉得自己的信可以再润润色,但也满怀期待,不知道她见到自己写的信,会不会高兴呢。
当天夜里,晴雯便做了一个梦,梦见自己一直跟在一个神女身后,在湖泊上凌步,上岸后便是碧绿的草原,和神仙姐姐的信里写的一样,蓝天白云,绿草茵茵,一条婉转的河流,如翠绿的宫絩一般,横陈在草原上。
她们一起去河边嬉戏,可晴雯一回头,却发现神仙姐姐居然变成了北静王水溶的样子,晴雯顿时便被吓醒了。
而在北疆,水溶前些日子刚刚和匈奴交过手,此时正在帐中处理军务。
此时离晴雯给他写信的日子已经过了七八日了,本来按照以往的习惯,水溶会处理到深夜,随后再去洗漱休息,但今日不知怎么的,水溶总是惦记着那个小丫头,如论如何也不能静下心来。
反正自己的亲卫这几日时常劝自己出去走走,放松一下,不如就出去走走,不知她如今如何,可有想起他。
想到白日里,自己身边的牛副将抱怨,他老婆每次给他写信都可以出一本书,水溶本来没指望那丫头在认出自己时前,给自己回信,但心里难免还是回有些失落。
水溶走到河边,想着那日自己逗她时,便是在水边,想起她那日的清丽,水溶不禁心里划过一丝悸动。
这种感觉,水溶并不陌生,只要想到她时,自己便会如此,开始水溶还很迷茫,还问过叶子,自己是不是中了蛊,可没想到,那个丫头居然转眼就告诉自己那个大嘴巴的亲卫知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