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的代价 (第1/2页)
赵祯这段时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,事业上陆子非给他弄回来的钱财让他晚上睡觉都合不拢嘴,儿子赵昕身体健康,一天变一个样,他是笑在脸上,喜在心里,他感觉他的人生巅峰到了,所以他内心无比膨胀,他调回范仲淹准备大干一番。
“范爱卿对大宋的现状怎么看,时候到了吗?”
这是一个信号,皇上想问他上台后怎么处理现在国家内忧外患的局面,范仲淹说道:“臣最近回来就在翰林院查找相关资料,最后臣总结出三点请皇上斧正。”
赵祯笑着说道:“范爱卿大胆的说,这里没有外人,老狗,给范大人上茶。”上官温拿着茶壶给范仲淹倒了一杯陆家的特产龙井贡茶。
范仲淹说道:“第一点就是‘冗员’,太祖定下恩萌制,使得朝廷高官的后代都有不错的官职,他们占着位置并不做事,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,行政效率低下,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,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。
第二点就是‘冗兵’了,为了抵御北方们族的南侵,我们大量的招募士兵,开封府登记在册的禁军就有八十万,地方厢兵名册上也有六十余万,合计一百四十多万,致使每年大宋赋税收入的七成用作了军费。
第三点就是‘冗费’了,对辽战争和对西夏的战争,我们给予了他们大了的金银和布匹,让大宋的铜钱一时之间贵了数倍,地方官员大兴土木,虚假造帐谎报数目,更是增加了朝廷的负担,臣认为改革就要从这三点做起。”
赵祯说道:“爱卿说的很对,这三点确实是最大的问题,可我们该从何入手,牵一发而动全身啊!必须要思虑周全,一子落错,满盘皆输。”
范仲淹说道:“臣能体谅皇上的背负的压力,那小子在南边的声势造的这么大,我们要是抓不住机会,都对不起他,皇上能不能把他调回朝廷,让他在一旁帮我出谋划策。”
赵祯苦笑道:“你忘了他的话,科举之前不仅开封,不中状元不为官,朕几次下诏让他来京城,他都抗旨不尊,你想让他帮你自己写信吧!”
范仲淹说道:“以他那狐狸性格,臣肯定是请不来,皇上暂且稍等几日,臣的改革方案马上就好,到时我们在大朝会上和其他人再讨论讨论。”
“也好,范爱卿要有承担重任的心理准备,要不是那小子在南边弄了点钱,朕这个年都不好过,我们君臣携手做一番大事业流传千古。”
范仲淹跪谢道:“臣一定肝脑涂地,在所不惜,为大宋的蒸蒸日上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。”
赵祯笑着说道:“范爱卿这几年在西北辛苦了,那小子在南边送了好多新鲜的水果回来,爱卿带点回去给家里人尝尝,我就借花献佛了。”
范仲淹说道:“那臣就却之不恭了,沾沾他的光,雍王殿下还好么?”
“那小子现在混的比朕好,能吃能睡,过几年爱卿有时间可以给他启蒙。”
“那是臣的荣幸,大好的局面啊!皇上知道那小子几时回来么?”
赵祯说道:“前两天泉州来信说他带着泉州,福州的巡检军去日本了,说人家日本的天皇名字起的不好,要教训教训人家,我真的被他东一下,西一下的搞怕了。”
范仲淹说道:“日本边荒小国,一直都对大宋尊敬有加,他怎么想到去祸害日本,按理来说高丽才是他的第一选择,他的思维跳的太快了,我们跟不上。”
“小孩子好不容易出去一次想好好撒野,朕就纵容他一次,你说朝中那些人不是没事找事,和一个小孩子计较什么,等他到了京城,朕再好好教训他,玩心大一点没有什么,范爱卿说是不是啊!对孩子我们做长辈的还是多点宽容的好。”
范仲淹心里一惊,皇上这偏袒的也太过了吧!不能说的事情都放在明面上了,这是给自己打预防针呢?以后朝堂上有谁拿这个说事自己就不能傻站着了,必须站出来为他说话。
“皇上说的对,我家的二小子来京的路上还给我说他要找那小子比试一番,作为长辈我们在他们犯错的时候多帮帮他们,年轻人毕竟性格冲动一点。”
赵祯点了点头说道:“爱卿和我想的一样,我去皇后那边看看雍王,爱卿熟悉一系朝里的事,大朝会上我们定下今后几年的方向。”
出了朱雀门,欧阳修,富弼和蔡襄迎了上去紧张的看着范仲淹,欧阳修问道:“怎么样”
范仲淹说道:“和我想的差不多,几日后的大朝会一锤定音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