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章 汉道昌 (第1/2页)
战事打到这种地步,比拚的已经是双方的意志。
唐军人少,百济叛军人数众多。
在这狭小的城门口,再多的人数优势也无法展开,只会变成添油战术。
随着城门不断合拢,唐军爆发出最后一丝潜力与战意,将个人的勇武发挥到极致。
陌刀阵一路前推,居然将涌上来的叛军全碎斩碎。
不仅如此,还向外狂推数十步。
一直将城门前的叛军杀得血流成河,空出一大块来。
在亲眼见到唐军陌刀阵的威力后,就算是最精锐的百济叛军也不敢向前。
泗沘城门,缓缓合上。
唐军以崔器为首的数百勇士,一时无力回撤,只得以陌刀拄地,疯狂的喘息着,在汗流浃背中,极力恢复体力。
唐军,犹如困兽般狰狞可怕。
叛军则是被打断爪牙的野狗,远远围成一圈。
既不敢进,又不甘心放弃。
城头,薛绍义焦急的喊声传来:“崔器,退回来!带你的人退回来!”
“城门要关上了!”
城下,拄着陌刀支撑着身体的崔器,将自己的头盔掀开,随手扔在地上,发出沉重的声响。
刚才他为陌刀阵之首,不知挨了多少记重击。
若无这身重甲,只怕早已重伤不治。
但这身铁甲,也束缚住了他,耗尽了他的体力。
如今,似乎也没必要再穿戴了。
崔器铁青着脸,脸庞上有敌人的溅上的血滴,也有他淋漓的汗水。
他将衣甲一件件的解下,抛在地上。
然后,在城头唐军们焦急的呼喊声中,回头笑了笑。
笑容有些疲惫。
他张了张嘴,因为太累,几乎喊不出太大的声音。
但城头的薛绍义,以及刚刚登城的阿史那道真,仍然透过他的嘴型看懂了他的意思。
“回不去了。”
回不去了?
是这数百陌刀兵没体力了,还是怕敌人又粘上来涌入城?
崔器要为唐军决死断后?
死守住泗沘城门?
阿史那道真的脸色变得无比难看。
永徽五年,他和娄师德、崔器、王孝杰,还有卢绾追随苏大为,完成征伐西突厥的不世之功。
但卢绾命桀,惨死于阵中。
如今,难道又要折掉崔器?
阿弥若回来,自己如何向他交代?
阿史那道真俊朗的脸庞涨得血红,脖颈上的大筋根根突起。
他手扶着墙头,向着下方的崔器大声喊道:“崔器,你给老子回来!阿弥就快回来了,且莫意气用事!”
崔器,没有再回答,只是拄着陌刀在阵前喘息。
每一下喘气,都像是用尽全身的力气。
跟在他身后,仅存的七百余陌刀兵,人人都是一般模样。
精疲力竭,大汗淋漓。
一个个赤着上身的大唐勇士,肌肉仿佛岩石雕刻成的。
虽然已经疲倦欲死,但没有一点杂音发出。
所有人的陌刀兵,都以崔器为首,似乎默认了崔器的决定。
“疯了!他们都疯了!”薛绍义失神的道。
阿史那道真气急败坏的喊:“你特么跟老子回来,我的突厥兵用箭替你掩护,退回来!”
“道真。”
崔器终于回头,向他惨淡一笑:“来不及了。”
“嗯?”
阿史那道真先是一愣,怀疑自己听错了。
很快,他便知道崔器说的是什么。
在战阵南面,有烟滚翻涌而来。
那不是烟雾,而是无数骑兵掀起的尘土。
阿史那道真的眼神立刻变了。
城墙上,也终于感受到了大地发出的颤抖。
崔器他们立于城下,比城头上的人更先感受到战马奔腾,所带来的大地颤抖。
这种剧震,至少是上万骑。
敌人的主力到了!
那个方向,是周留城的叛军主力。
扶余丰的嫡系人马!
难怪崔器说来不及了。
这支人马进入战场,将在僵持的天秤上,投下重重一击。
整个战局,将因这支生力军,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阿史那道真、薛绍义,城头其他的将领,乃至强忍着悲伤踏上城头的苏庆节,所有人都明白那是怎样的结果。
泗沘城的防御力量严重不足。
唐军原本就只有万人,其中还有两千多人被苏大为带走。
现在守城兵力不足一万。
要分守各方城墙,兵力捉襟见肘。
而唐军的援兵……
“刘伯英的水师停在海上,从熊津江去到水师的海港,还得半日功夫。
泗沘城每天都与水师有联系,从城里放小船沿江出海,互通消息。
也就是说,这边的战斗,刘伯英那边不会第一时间知道,最快,也要在没收到泗沘城的消息后,才能做出反应。
时间大概是一天。”
“但是阿弥说过,周留城的扶余丰,有倭人支持,倭人的水军不可小视,而且此战,只怕高句丽人也有参与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