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一章 陪酒 (第1/2页)
王伏胜是在李治身前行走的太监,正如王福来伺候着武媚娘。
他站在殿门旁,向望着李义府背影出神的苏大为道:“少卿,请随我入殿吧,别让陛下等急了。”
“好。”
苏大为放下心中猜测,随着王福来走入殿中。
远远的看过去,见身材胖大的李治,正靠在椅上,似在闭目养神。
待王伏胜开口通传后,李治张开双眼。
在那张胖乎乎的脸上,细长的双眼中,闪过一抹精芒。
显然他的内心思虑极为复杂。
不过在看向苏大为的时候,略微绷紧的身体渐渐放松下来,嘴角也微微翘起,似乎心情不错。
“阿弥你来了。”
他伸手招了招,示意苏大为近前说话。
“刚接到安西都护府的军报,苏定方和裴行俭狠挫了吐番一次,扬我大唐雄威,也让吐蕃知道,谁才是天下之主,呵呵。”
他的心情似乎不错。
苏大为忙走上前,向李治行礼道:“臣为陛下贺,为我大唐军威贺。”
“你来得正好,朕要用膳,你陪朕小酌几杯。”
“是。”
一时间,苏大为竟有一种受宠若惊之感。
一直以来,李治对武媚娘身边的人,是严防死守。
对苏大为,是既用且防。
苏大为在百济才打下倭国列岛,李治知道后,大惊之下,立刻将其召回。
可见一斑。
就算回长安后,苏大为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,来自这位陛下的“关爱”。
借着他被刺一事,最后以查案不利为由,居然将苏大为发回长安县继续做不良帅。
此前在百丽和辽东半岛,浴血奋战,数次力挽狂澜,最后还助李勣平定高句丽,如此功勋,最后也只封了正四品下的武官散秩。
但眼下,李治居然主动邀苏大为一起用膳。
这是一个十分积极的信号。
苏大为并不相信,以李治的精明,会做无用的事。
既来之,则安之。
苏大为按着臣子礼仪,向李治再三行礼,才在王伏胜的安排下,在布起的小桌前站定。
待李治被太监扶着,在桌前一张宽大柔软的胡椅上坐下后,才装做诚惶诚恐,受宠若惊的模样,半个屁股入坐。
没办法,古往今来,打工人在领导面前,都得装这副姿态。
李治眯着眼睛,像是十分满意苏大为的态度。
他拍了拍椅子扶手,赞了一声:“阿弥,听媚娘说,这逍遥椅,是你发明,敬献宫中,朕自从坐了以后,就喜欢上了。”
他轻轻抚摸着椅子扶手,向苏大为笑道:“你这人,头脑里天马行空,不知装了些什么,常能出人意表。”
这话,就不知是夸奖还是提醒了。
苏大为心中一刻不敢放松,想了想,才向李治抱拳道:“些许小玩意,主要为了生活便给,当不得陛下谬赞。”
“你所作之物,可不止是小玩意。”
李治看着他,似笑非笑道:“除了鲸油灯,听说近几年,京中流行一种‘烧刀子’酒,也是你所研制?”
“啊,是有这么回事。”
苏大为大脑急速运转。
本来他入宫,是想提及李义府的事。
却没想,还没找到机会开口,李治便接二连三的发招。
李治现在提起酒的事,是何意?
关于酒,大唐有一个“榷酤之制”,指的是政府对酒实行专卖制度。
由朝廷,具体来说,是天子手下官署垄断酿酒技术。
不仅设立一个专门管理酿酒的部门“良坛署”,而且还有专门的门店来卖酒。
盖因为,酒在唐时,也属暴利行业。
唐人获酒,有三个渠道。
第一种渠道就是购买官酒,也就是良坛署所制。
但这种酒,其实口感并不太好。
最好的酒和酿酒师,各家都需要献给皇帝。
这种好酒的产量有限,一来全手工制作,二来皇帝和后妃的饮用,赏赐有功的官员臣子。
还有国家祭祀。
基本就全消耗掉了。
第二种获酒的渠道是私人作坊酿酒,这种坊的格局往往都是前店后作坊。
也就是后世影视剧里常出现的酒楼、酒店、酒肆。
苏大为的“烧刀子”酒,也是用的这种模式。
在长安大受欢迎。
而且他手下工坊所制之酒,通过商贸远销草原和辽东。
可谓日进斗金。
当初跟着苏大为投入制酒的几家,如李客师和安家,都是赚得盆满钵满。
别看这种小酒坊在长安如蚂蚁铺般,开得倒处都是,竟引无数文人骚客为其折腰。
比如后来的诗仙李白,就是这些店铺的常客。
第三个渠道,便是家庭自酿酒。
按唐人心目中的排名,官营垄断的酒,口感最差,其次就是酒肆,因为要量产,只能说比官酒要强点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