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四章 教育 (第1/2页)
蒸汽机河船现在正在逐渐普及,蒸汽战船也在升级换代。当然,因为橡胶的产量还不够,所以现在河运产业只能用原始版本的蒸汽机。但就算是如此,投入和收获依然是值得的,溯流而上,以前一直是河运的大问题,自从有了蒸汽机,溯流而上的速度快了不知道多少,登州的海产也终于能够对全大唐进行发售。
当然,最让李承乾高兴的事情,就是一些海产品,哪怕在夏天他也能享用到了。
要求地方上贡,一直都是皇帝的特权之一。
当然了,他要的海产品也不是单单自己吃的,主要是因为儿子喜欢。
今年已经五岁的李梦宇,是皇家新一代的小霸王,甚至一度蛊惑的长孙想要带他一起出门去旅游。
一个五岁的孩子,或许可以学习一些学问了,但是完全不到出门旅游的年纪。倒不是担心,主要是李承乾并不觉得出门旅行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有什么用处。行千里而开阔眼界见识,必须得是十几岁的时候才能开始。这个阶段,正是孩子叛逆的时候,而出门游历,既能让他体验一下没有父母在身边管束的快乐,又方便帮助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。
而让李梦宇放弃出门的原因,就是登州的海鲜。
八爪鱼、螃蟹,还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鱼。
东宫的厨房里,李梦宇打下手,李承乾当主厨,很快一道道美食就被做出来了。
这是独属于父子二人之间的游戏,有的时候李承乾也会抱着他,让他动手翻炒一下。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,会不自觉的把一个孩子惯得废掉。刚登基的时候,因为忙碌而放松了对孩子教育的李承乾,在朝政稳定下来后,将大量的时间都用到了孩子的身上。
蒸螃蟹一拿出来,李梦宇就迫不及待地流出了口水,鼓着腮帮子吹起的样子,看起来格外的可爱。
李承乾笑着把螃蟹送入餐盒,盖上盖子以后,交给李梦宇说:“今天做的有点多,咱们父子二人,无论如何是吃不完的。有好东西就要分享,你把这几道菜带去宜秋宫,跟弟弟妹妹们一起分享吧,怎么样?”
李梦宇自然是连连点头。
把餐盒交给李梦宇的奶娘,李承乾目送着一大一小两个人离开,等他们转而消失在厨房的外门后,就立刻贼一样的绕道,也去了宜秋宫。
绕过崇仁殿,经过丽正殿,刚打算经过光天殿,却见李梦宇并没有去宜秋宫,而是直接来了这里。
李承乾顿时来了兴趣,传令周围的宫女宦官不要声张,从后殿的窗户跳了进去。
“陛下,您这是在干什么?”
刚关好窗户,身后就出来了一个声音。
李承乾被吓得半死,回过头,才发现是抱着孩子的武媚。
小梦颖尽管才周岁,但是眉眼间已经看出了美人的影子。最难得的是这孩子很少哭闹,见到父亲,还知道伸着胳膊要抱抱。
伸手抱过梦颖,李承乾笑道:“朕跟踪梦宇呢,打算看看他到光天殿来干什么,你在这干嘛呢?”
武媚指指一边的婴儿床说:“梦颖的那个床,有点狭窄了,刚好姐姐这里有,我就来拿了。而且,姐姐处理内务府账簿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,我也能帮她处理一下。”
李承乾点点头,把孩子交给奶娘,拉着武媚一起蹑手蹑脚的摸到了前殿。
前殿内,李梦宇正在献宝似地打开盒子,然后拿出了他最喜欢吃的螃蟹。
登州送来的螃蟹很大,蒸熟以后红彤彤的看起来格外的诱人。
指挥着宫女拿剪子把蟹钳剪下来,捧着还挺烫的蟹钳,李梦宇笑着跑过去递给了苏媛:“母后,这是父皇我们两个一起做的,儿臣一直觉得蟹钳子是最好吃的,比什么蟹黄蟹膏都要好吃。”
苏媛笑着把蟹钳接过来,道:“看你焦急过来的样子,这螃蟹不是他给母后做的吧,为什么你送来给母后了?”
李梦宇笑道:“这是父皇做给我们几个孩子吃的,儿臣把自己的那一份给您,这样也不算违背父皇的意思。对了,您要蘸着这个汁水吃,滋味更好。”
把一小盅料汁放下以后,李梦宇这才匆匆的重新盖上餐盒的盖子,让奶娘拿上一起走。
苏媛哭笑不得道:“梦宇,回来,母后不爱吃这东西,你还是拿走自己吃吧。”
明明听到了声音,但李梦宇头也没回,一路小跑的溜掉了。
这让端坐在大殿里的苏媛更无奈了,拿着硕大的钳子不知道说什么好了。
隐身在后殿门口的李承乾,笑着走出来,当走到苏媛身边的时候才发现,她竟然哭了。
见到夫君,苏媛先是惊讶了一下,随即扑倒在夫君的怀里痛苦失声。
李承乾一阵的苦笑,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他身上,他也就是感动一下,但是发生在苏媛的身上就不一样了。女人的情感很细腻,所以很容易感动。特别是被孩子感动到,哭出来实在不是什么令人惊讶的事情。
拍拍苏媛的后背,李承乾道:“行啦,这是孩子的孝心,是好事儿。你把钳子吃了吧,朕还要跟着他,看看他怎么给其他的孩子分。”
苏媛擦了擦眼泪,看了一眼后殿,惊讶道:“您竟然有时间亲自教育孩子,真是少见啊。”
李承乾笑道:“别把朕说得好像有多不负责任似的。这不是朝政需要朕操心的事情不多嘛。怎么样,你要不要跟上来看看?”
苏媛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,她也很好奇孩子会怎么分配那只螃蟹。
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账簿,苏媛对武媚苦笑道:“账簿,还有劳妹妹帮着处理一下了。”
武媚笑道:“姐姐去吧,剩下的计算已经不多了,一会儿的工夫就能完事儿的。”
苏媛这才擦干净眼泪,跟夫君一起离开了光天殿。
宜秋宫,现在就是皇家,准确的说是李承乾、李泰、李恪三兄弟的孩子上学的地方。启蒙是很重要的,所以李承乾抽了个时间默写了一遍《三字经》,至于那些已经遗忘的部分,则靠自己的模糊记忆进行补全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