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九章 祖珽(3000) (第2/2页)
四王开府,也为他寻靠主子提供了机会。
烛火摇曳,祖珽早早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四个名字:高孝章、高孝瑜、高孝琬、高孝瓘。
他沉吟不语,妻子先前送进门的餐食早已凉透,目光却始终盯在白纸上。
许久,祖珽提起笔划去高孝章的名字。
就明面上看来,高孝章似乎风头最大,毕竟高氏脱胎于尔朱氏,又是以吞并尔朱氏而壮大,高孝章作为尔朱荣的外孙,在军方的背景是其余兄弟望尘莫及的,至少契胡人都会无脑倾向于他,又有长子的身份,怎么看储位都非他莫属。
毕竟高欢在世时始终宣扬,他反的是弑君的尔朱兆,而非恩主尔朱荣。
但在祖珽看来,这位长子受累于尔朱荣外孙的身份,难登大宝。
尔朱荣于河阴之变,屠戮满朝公卿,手上尽是血债,尔朱氏与汉化鲜卑、汉人士族结下死仇,否则只是一个元子攸被杀,哪能让河北士族纷纷造反。
高孝章凭借他外孙的身份,受了契胡人的青睐,就得承受河阴之变的恶果,其母族为尔朱氏,这是生来就注定的事情,无可更改。
祖珽知道高孝章身后有高人为他支招,几乎年年都去拜祭河阴之变遇难者的坟墓,亦与其仅存的舅父尔朱文略保持距离,少有往来,可过往的仇怨哪是这么容易能够消解。
夺嫡这回事,不在于有多少支持者,毕竟支持者再多,分量也比不过其父高澄的喜好,而在于有多少立场坚定的反对者。
别的不说,你问杨愔,弘农杨氏被尔朱氏几乎灭族,这笔血债虽然算不到高孝章头上,但高孝章若是成为储君,其母族尔朱氏一荣俱荣,眼看着尔朱氏风光无限,这不比让他死还难受。
如杨愔一般与尔朱氏有血海深仇的可不止一两家,河阴之变足足有两千余公卿大臣罹难,其中既有汉化鲜卑,又有汉人士族。
当然了,高孝章自然不乏支持者,毕竟有嫡立嫡,无嫡立长的说法深入人心,也不是所有文官都与尔朱氏有血海深仇。
目光落在剩余三个名字上,祖珽一口气将高孝瑜、高孝琬划去,只留了高澄第四子,新受封鲁王的高孝瓘。
与高孝章尿不到一个壶里去的汉人士族、汉化鲜卑分别倾向于高孝瑜、高孝琬是很正常的事,毕竟一个是汉女所生,一个有鲜卑血统,论声势,能与高孝章分庭抗礼。
祖珽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再往秦王府、赵王府去凑热闹,相较于三位兄长,门可罗雀的鲁王府才是他应该去的地方。
外人觉得鲁王是个小透明,入部历事只不过是其父高澄为了彰显公平,毕竟三位兄长因母族背景,各有势力,至于高孝瓘,其母不过是齐王府的一名侍女,连个姓名都没有,你甚至不知道他是汉人所生,还是鲜卑、契胡所出,哪有母族势力为倚仗。
但在祖珽看来,这恰恰就是高孝瓘的优势,遭人无视,便也不会惹人忌恨。
正如先前所说,储位之争关键在于有多少立场坚定的反对者,谁都不清楚高孝瓘身体里,另一半流的是哪族血液,便也无需担忧他上位之后有所倾向。
另外三方你争我夺,结下仇怨,或许到最后,这位生母不详的第四子,反而是汉族、鲜卑族、契胡族三方都能接受的人选,毕竟民族融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
祖珽越想越是动心,觉得自己就如同发现秦异人的吕不韦,奇货可居的典故在他脑中始终挥之不去。
高孝瓘如今无人问津,众人的目光都在高孝章、高孝瑜、高孝琬的身上,自己此时去投,凭满腹才学,必定能被引为心腹,委以重用。
至于吕不韦下场凄凉,最终饮下酖酒自杀,他也不甚在意,那是秦异人早死,与吕不韦有深情厚谊的是秦异人,而非嬴政。
自己年长高孝瓘近三十岁,想来高孝瓘怎么也不至于走在自己前头。
当然了,真发生这种事,自己不容于新君,大不了辞官回乡,高家人别的不好说,至少还是顾念恩情的,没看尉景都能善终么。
既有定计,祖珽开怀大笑,目光落在桌桉边缘,才发现了妻子送来的餐食。
此时屋外夜色深沉,他早已饥肠辘辘,也懒得再让后厨给热热,寒冬时节,一碗冷饭冷菜下肚,却凉不了祖珽那颗热乎乎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