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集《唯识三十颂直解》 (第1/2页)
请大家打开补充讲表第二十三面,三,结劝。
这个地方讲到第二能变的一个功能——恒审思量。恒生思量它对我们的干扰就是产生一个自我意识,自我意识它住在果报,来受用一切的果报。这个自我意识也在我们的造业的过程当中,引导一个所谓的自我来造业。
这段我们做一个总结:
(三)结劝
由七识妄起我痴我见我慢我爱,遂使五度诸行,不能忘相,咸成有漏,故名杂染。若欲出离轮回,必先勤观“无我”。
这个地方讲到我们心识的一个主要的过失相,就是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。第七意识的颠倒产生一个自我意识,产生一个所谓的痴、见、慢、爱,以这个自我意识来爱着自我,以自我意识来高举自我。这样子的一个自我意识的活动,使令我们在造业的时候,前六识在造业的时候,虽然造了布施、持戒,乃至于禅定,都是以自我来推动,使令业力都变成有漏业力,就没有所谓解脱的功德了,这些业都被自我意识染污了,所以“若欲出离轮回,必先勤观无我”,是这个意思。
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的次第,天台宗刚开始是有相行——刚开始,的确是要经过一个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”。我们刚开始去观察我们生命体,看到业力的因缘,说是我们的生命体有善业也有罪业,善业是招感安乐的果报,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,所以刚开始是有相行,初学者很难观无我,就是在生命体有一个自我,依止这个自我来造善,也依止自我来断恶,刚开始都是这样子修行,以自我意识来忏悔业障,积集资粮,这叫做有相行——以业果的道理来安住自己的内心,
但是慢慢你要进步了,要到无相行——就是你还是一样的去拜忏,你还是一样的去断恶修善。但是这个时候你能够观察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;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!”这当中没有一个自我,没有自我谁去造善呢?就是一念的心去造善,你的菩提心去造善,也是由菩提心去得果报,没有一个自我,这就是修无我。我们要改变第七意识的方法,不是靠布施,你一辈子布施、一辈子持戒,也不能对治自我意识。只有一个方法——勤修无我、靠般若。
然此第七识之俱生我执,细故难断。
但是你要对治第七意识我执不容易,这当中有两个方法,第一个是我们的凡夫的加行智,第二个是圣人的根本智。先看我们凡夫要怎么办:
一、加行智
必先用第六识与相应之正慧心所,依于大乘教理,如实观察,俾无我正解种子,渐薰渐着。
刚开始就是用第六识修观,正慧就是观照。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它捏造一个自我以后,第七意识是没法改造自己,就要靠第六意识的修观。当然你要说修止观,你一定要有持戒做基础,持戒是一个保护墙,把这些恶因缘都先断除,那么你有这样一个寂静的身心世界,才能够修止观,所以天台的小止观,说为什么修止观以持戒做基础呢?智者大师说你要一天到晚造罪业,身心躁动,你根本没办法修止观,因为这个罪业是躁动性的。所以刚开始是持戒把躁动性调伏,最后依于大乘的教理如实观照,就是说修我空观你要依止圣言量,依教起观,你不是说出了家以后,把戒持好以后你双腿一盘,你就能够修止观了,没有这回事情。
佛法强调的是一种清净的传承,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口口相传,把这些修行的法门一代一代的传下去,你一定要看诸佛菩萨跟祖师的开导,比如说你去爬山,你不是拿了镰刀就可以去爬山了,你要看看这个地图怎么走:欲知山上路,须问过来人。爬山这么一点世间的有为法,尚且要依止过来人的传承,何况是佛法这么微细的心地法门。你有一点差错——差之毫里,失之千里!
所以我们刚开始说怎么修析空观,它有它的方法,怎么修体空观,怎么修无我?唯识学说:无我就是说先假设有一个我——常、一、主宰,那么假设这个我是住在我们身心当中,但是你观察我们身心世界是刹那刹那生灭,所以假设的我是不存在的,这个就是无我。
所以说你任何的观照都要根据诸佛菩萨的开导,一步一步的去走。那么这样子你就能够产生一个正解的种子,一个智慧的种子,慢慢的从心中由小而大,光明慢慢的显著。
那么当然这个加行智是依止教理,这个加行智在唯识学,诸位学过《八识规矩颂》知道,唯识学的加行智——带相观空,空你要带相,带着什么相?带着佛陀的文字相,比如说你修体空观,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你用这个道理来观察你的色法,受、想、行、识都可以,但是你这个空是怎么有的呢?是假借这十个字的引导,空性的智慧才能够出现,带相观空。你完全不带相观空,你就是修无想,修无想没办法对治的,修无想的话是禅定,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——依于大乘教理如实观察。
二、根本智
第二个根本智现前,诸佛的真实智慧,
至成熟位,方得无漏实智现前,又即此无漏实智,数数勤修,然后四烦恼种,方得永断。
前面叫做加行智,带相观空,依止佛陀的圣言量来观空,这个根本智现前叫无漏实智,真实智慧现前的时候,心中是没有任何名相,说是你刚开始要过河的时候,过河要依止船,到了彼岸的时候,你真实我空智慧现前的时候,没有说是: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这十个字都不存在的,但是我空是存在,这十个字不存在,佛法是这么妙,你刚开始依止这十个字来修行,等到你相应的时候,这十个字消失了,但是果地的功德出现了,所以成佛以后智慧是离一切的虚妄分别相。最后总结:
今人辄谈六度万行,而于破执法门,曾不究心,求出轮回,不亦难乎?!
——《观心法要》——
这是蕅益大师对我们初学者的一个劝勉,说我们一般的初学者当然有理想了,有理想要广度众生、建立佛教,但是我们会忽略内心恒审思量的执取——要破除,在心地上的破执下功夫。当然这样子的求出轮回,不亦难乎?
我刚出家的时候,我们的得戒和尚,他开导我们修行有三个次第:
一、净罪集资:他说你刚出家的时候,不管你几岁出家都是一样,刚开始要有一段所谓的净罪集资期,找一个地方安住,安住以后先把佛陀的戒律弄清楚,好好的使令身业、口业,尽量不要生起罪业,远离一些过失的因缘。其次当然要研究教理,一方面忏悔业障、积集资粮,内心当中从断恶修善提升到无住,对身心执着的执取,不敢说完全没有了,但是慢慢的、慢慢的松脱淡薄一点,这个时间起码是要十年,起码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,先做内部的整顿,叫做净罪集资期。
二、积功累德:第二个阶段你慢慢对身心世界的执取淡薄了,这个境界风,顺逆的境界风来吹你的时候当然会晃一下,但是你随时能够保持正念、调伏自己,这个时候你就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了——积功累德。做什么都好。办念佛会也好,讲经也好,办活动怎么都好,有因缘你就去做。因为你有前面的自我调伏的基础,就算你在忙碌当中,烦恼它从细缝里面又出来活动,但是你前面正念力一现前的时候它就消失了,叫积功累德。这个时候你能够从动中去历练自己。
三、安养静修期:到晚年的时候,要回归到静修,为临命终做最后的冲刺,晚年不能再管事情了,这三个阶段。
如果你一出家的时候就直接去建立佛教、广度众生,你没有经过一个自我净化的阶段,会有什么问题?当然一切法因缘生,你的因缘到最后,晚年的时候福报很大,但是你的心不安,弟子心不安。
因为你对五蕴的执取很重,那么到晚年的时候你没办法修行,因为你这几十年养成的这个习惯,福报又大,谁也没办法劝谏你,那临终的时候你就颠倒了,因为你从来没有很寂静的去调伏自己,你没有创造这个因缘,这个功德就不会出现,你只是跟众生结结善缘,福报很大,但是你对五蕴身心(自我意识——恒审思量),那个执取非常坚固,你说这怎么办?没办法了。所以我们刚开始,当然发菩提心——上求佛道下化众生。刚开始一定要有理想,否则你不能得菩萨戒体,但是你在实践理想的时候,刚开始先偏重上求佛道。
金刚经给我们一个菩萨的修学的宗旨——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。但是在修学次第上,刚开始先修无住,然后从无住当中从空出假再生起大悲心,
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这句话的修学是两个内涵。
不是一个内涵,是两个内涵,是分成两个次第——先修无住,先让你对你身心世界的执取跳脱出来,然后你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工作。这个时候你会很坦荡的去面对一切的因缘。以平常心:有因缘就做,没有因缘就自己用功,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。
我们再念一遍蕅益大师这段开示:
今人辄谈六度万行,而于破执法门,曾不究心,求出轮回,不亦难乎?!
其实我们看经典,诸佛菩萨的开示讲的很清楚很清楚,要怎么修?怎么样的次第,但是我们一般人就是忽略,所以修行失败。
修行失败不是佛法有问题,不是我们的教法有问题,是我们忽略了很多的重点。
这个地方是讲破执是我们整个利他的基础。
好,我们回到讲义,讲义第十三面,那么这个地方讲到恒审思量消灭的方法,是:阿罗汉灭定、出世道无有,我们前面的补充讲表,把出世道就是出世的智慧,我空法空智慧修学的方法跟它的重要性,跟大家一起研究。就是说外道跟佛法的一个最大差别:外道虽然也修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但是它没有佛法的智慧,外道它烦恼的调伏,就是无想,什么都不想,把烦恼暂时的压住,但是佛法它不是无想,它是有想,但是它是依止圣言量的想,所以这个地方不同。好,第七意识我们就讲过了,我们看
戊三、释第三能变相
前面已经说了第二能变相,看第三能变,这里有一段问答先看问:
问言:如是已说第二能变。第三能变,其相云何?
颂曰:
次第三能变,差别有六种,
了境为性相,善不善俱非,
此心所徧行,别境善烦恼,
随烦恼不定,皆三受相应。
前面是讲到第二能变,思量能变,这个地方讲到第三能变,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:
此以九门释第三能变识之相。而先举前六门颂也。
九门当中我们先看前六门,有九小段先解释前面六小段。前面的六小段当中,我们先解释壹、贰、叁。先看第一段:
一、云“差别有六种”者——谓依六根而住,由六根而发,系属于六根,助六根了别,如六根之各缘一尘,故有六种识也。
前面的异熟思量,初能变、二能变都是一个单一的心识,但是第三能变它等于是一个工作团队了,它在活动的时候是有六个心识一起活动,所以就讲到差别有六种,叫差别门。先讲出这个心识的内容有六个心识,再看第二、第三:
一、云“了境为性”者——六识皆以了别尘境为自性也。
二、云“了境为相”者——六识即以了别尘境为行相也。
前面是一个差别相,这个地方讲到总相。就是说这六个心识在我们的生命当中,到底是扮演的什么角色?就是了境,它能够去了别六尘的境界,前面的异熟跟思量这个功能,都没有明显的去对外界的了别。第八识是异熟,它这个心识就是保存业力,等到因缘成熟的时候,再把业力释放出来变现果报,它的工作就结束了。第七意识的思量,它就是在果报当中产生一个自我意识,住在果报里面去受用果报。那么前六识是干什么呢?面对整个色身香味触法的境界,加以详细的了别。当然这个了别包括去受用果报,也包括了去造作业力,都叫做了别。
好,我们看附表第十一,把第三能变的一个相貌先做一个简要的说明:
附表第十一[差别有六种,了境为性相],差别有六种是讲到第三能变的一个别相,了境为性相是说明它的总相,我们看识论:
《识论》云:“了境为性相者,双显六识自性行相,以了境为自性故,即復用彼为行相故。
先到第一段,这段是说明它的总相。第三能变的主要功能就是了境,它能够了别六尘的境界,先作一个总说。第二段再看它的别相:
由斯兼释所立别名,能了别境,名为识故。如契经说:眼识云何?谓依眼根了别诸色,广说乃至意识云何?谓依意根了别诸法。”
了境的功能开展出来有六个识,这六个识都是依止它的根来安立它的名称,眼识是依止眼根来了别色尘,乃至意识是依止意根了别法尘。那么有关这一点我们看这个表:
了境为性相,那么我们先说明了境,了境的性相是一个内在体性的内二分跟外在行相的见分,识分我们后面再详细的说明,先知道这个了境就好。差别有六种,就是说明六识各有它所依止的根,跟它所缘的尘境,比如说眼识,它在了别的时候要依止眼根了别色尘,乃至于身识是依止身根了别触尘。所以它都有它依止的根,跟它所了别的范围。第六意识依止意根来了别这个法尘,什么叫法尘呢?前五识落谢的影像,比如说你看到颜色,这个颜色就落到心中,由第六意识来了别。或者是香味等等,五尘落谢的影像,都叫做法尘。
《成唯识论》是把前六识全部判作一类,叫做了境能变,诸位要研究《八识规矩颂》玄奘大师把八识分成四类,对不对。第八识是一类、第七意识一类、第六识是一类、前五识是一类。《八识规矩颂》它是把心识分成四类,那么为什么有的唯识学,把第六识单独起来不跟前五识合在一起。这个地方《成唯识论》它解释说,因为前五识跟第六识有三点的不同,也可以分开,三点不同我们说明一下:
一、从空间上来说,前五识的了别境界它是个别了别。我们一般说是十八界根尘识,比如说你眼识在活动的时候,它一定要依止眼根,你这个眼识不能依止耳根活动,不可以。它依止眼根去攀缘色尘,所以你的眼识不能听声音,不可以,它有它的活动范围。所以前五识的了别活动,它是属于一个个别的攀缘——别缘,但是第六识它是——通缘,第六意识它能够通缘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的境界,可以。它能够跟眼睛配合去了别颜色,它也可以跟耳朵配合去了别音声,所以第六意识是通缘,有通别的差别。
二、从时间上来说,前五识只能够攀缘现在,第六识能够攀缘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我们前五识的根只能够攀缘现在:眼识就是现在、现在、现在。它不能去回忆过去,也不能去忆想未来。但是第六识它能够去回忆过去,也能够攀缘现在,也可以去对未来打打妄想,都可以,它是通缘三世的,那么前五识只能够缘现在的境界,这个是讲到的第二个不同,时间上不同。
三、它的生起的因缘,前五识不能单独活动,一定要依止第六意识,第六意识可以单独活动。就是说前五识它可能看到一个东西,它只能够一刹那,第二刹那,如果第六意识不资助它,前五识就消失了。孔夫子说:“心不在焉,听而不闻,视而不见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心不在焉,心就是第六意识。前五识你不管看什么东西,听什么声音,如果第六意识它不帮助你,前五识就马上停止了,所以前五识一定要第六意识的资助。
第六意识不必靠前五识,当然它如果要攀缘现在的境界,那一定要靠前五识;但是我要回忆过去,你可以眼睛一闭,双腿一盘,想想你以前所学的法语,也可以。所以第六意识它不一定要靠前五识,但是第六意识要了别现前的境界,一定要靠前五识,否则没办法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